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的位置:汽车中国 > 车市行情 > 沈阳 > 车市资讯 > 磨砺三年理念S1华丽入场 向梦想出发

磨砺三年理念S1华丽入场 向梦想出发

>>市场:展车尚未到店

目前理念还没有上市,价格区间在6万到9万,但具体价格还未公布,所以目前北京各经销店都还没有展车。据经销商介绍,4月7日各经销店的销售人员开始接受厂家的销售培训,预计上市之后会有展车到店。

访谈·广汽本田执行副总 姚一鸣

理念将坚持垂直换代原则

理念首款车下线意味着广本从此进入了双品牌的运营阶段,在姚一鸣看来,理念品牌的创立过程虽然艰辛,但是这为中国的合资企业未来发展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问:广本做自主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经过多年合资,我们发现今后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保持车企后续发展。合资如何走下去,如何创新,技术如何成长,这不是简单的“换”,需要去引进消化吸收。要“换”到真正的技术,必须要有合资企业的载体,还要有自己研究、开发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才有利于合资企业培养人才、建设队伍、建立研发体系和累积经验,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技术。

问:理念品牌下一款车型在哪一平台开发?

答:理念依然会坚持垂直换代原则,理念的产品线与本田品牌是互补的,关于下一款车型已经在研发当中,现在还不能透露。

问:理念S1搭载的是本田的发动机,未来会不会搭载自己研发的发动机?

答:在5月广州增城工厂扩容完成后将达到24万辆产能,广本发动机工厂项目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会适时启动,发动机的技术还是来自于本田。

问:理念S1的预期销量是多少?

答:3万到5万辆。

挑战瑞纳新阳光

出身:平衡有道

理念既借鉴了合资品牌控制标准和制造工艺,又共享合资品牌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在同级别车中,合资品牌高价低配,自主品牌技术薄弱,对于更加追求产品的高性价比和可靠品质的年轻消费者而言,理念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瑞纳配置上不如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丰富。新阳光刚上市不久,在价格和配置上都能满足主流家庭的用车需求,宽大的空间和丰富的配置得到了家庭消费者青睐。

空间:留有余地

理念2450mm的轴距与瑞纳和新阳光相比分别短了120mm和150mm,轴距大小直接影响着车内空间,新阳光车内空间上的优势非常明显。长度上,理念S1较R瑞纳长了80mm,比新阳光短6mm。高度上,新阳光1518mm的高度提供了宽敞的头部空间,瑞纳和理念的头部空间稍显局促。

动力:水平相当

理念S1搭载了1.3L和1.5L发动机,其中1.3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0千瓦,最大扭矩为116牛·米;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7千瓦,最大扭矩为136牛·米。五挡手动变速箱,1.5L车型还配备有五挡自动变速箱,在同档次自主品牌中很有竞争力。从发动机参数上来看,同1.5L的新阳光(最大功率82千瓦)和1.4L的瑞纳(最大功率78.7千瓦)相比,理念这两款发动机并没有优势可言,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配置:偏向实用

配置较低是合资品牌车型最大的软肋,瑞纳车型上只装备了前门电窗,最低配连ABS都没有提供,这些与自主品牌车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阳光的内饰在人性化设计和做工方面都很出色,但是一键启动等智能科技装备只有顶配车型才装备。理念S1的配置偏于实用,全系不但配备了ABS、DSC、双安全气囊,高配车型还有USB接口等实用性配置,雾灯的配光也做了人性化调整。

记者观察

合资造自主无可非议

近几年有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引起不小争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部分企业的工作步骤,这个问题就是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不过,深究起来,由于存在市场需求,这种争议似乎大可不必再有。

合资做自主有没有必要呢?3年前,大众、PSA等大多数跨国企业一致说不,无论从品牌建设成本,还是在品牌内耗上,建立一个新品牌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只有本田和通用开始尝试。可是,3年后,冷静下来的企业都认可了合资自主品牌的巨大市场。

市场在哪里呢?首先,跨国品牌不愿下探身价,他们留下的空间可靠合资自主品牌填补;其次,利用合资公司的技术、合资公司的生产品质和合资公司的网络,合资自主车拥有天生的优势,但在价格上又低于合资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这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PSA高层近日在国外表示,开发本土自主品牌是PSA中国业务的一部分。大众也已证实与一汽正谈论共同推出新品牌的事情。加上此前已积极酝酿的通用、本田和现代,合资做自主显然已蔚然成风。3月26日广本理念S1的下线,就可以看成合资做自主的里程碑。

对于合资企业来说,做自主品牌既可以留住知识产权,也能形成研发能力。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在合资公司中推出自主品牌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按照本报记者的了解,主管部门要求,无论是未建的厂家还是已建的厂家,都需要具备研发中心、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新建公司无法审批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完善这些条件的已建公司也无法再获得生产资格。在此背景下,如果没有自主品牌计划,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将很不明朗。无论在市场层面还是政府层面,推出自主品牌都是潮流,本田和通用无疑是明智的领潮人。

如系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中国
共3页: < 上一页 1 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