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的位置:汽车中国 > 车市行情 > 沈阳 > 车市资讯 > 全球通胀风险持续升温 油价连连上涨

全球通胀风险持续升温 油价连连上涨

前期,受全球部分粮食主产区极端天气影响,进一步导致全球农产品供求失衡加剧,国际粮价持续攀升;近期,受利比亚等中东和北非国家政局动荡带来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和金价又大幅上扬。与此同时,在国际粮价和油价以及金价冲高的带动下,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紧随其后。虽然在此期间国际粮价和油价以及金价有过短暂时段和一定幅度的回落,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相应下行,但随后在日本宽松货币政策力度加大和利比亚紧张局势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又逐渐收复了前期的高位。特别是当前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的军事打击,进一步加剧了利比亚的紧张局势,如果利比亚的紧张局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或不断恶化,受其影响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金价有可能继续攀高,全球通胀风险也将随之升温。

日本地震和海啸发生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投资者将注意力放在了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局势动荡上,担心中东和北非紧张政治局势会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国际油价和金价继续上行,但出人意料的是,突如其来的日本破坏性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完全改变了投资者原先对国际油价和金价走势的判断。日本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引发的悲观和恐慌情绪迅速在国际期货市场上蔓延开来,受悲观和恐慌情绪及前期获利盘出逃和日本海外资金回流等叠加因素影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油价和金价双双跳水,其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相伴而行。正当市场普遍担忧,日本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将要演变成一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时,为应对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多重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灾后救援及危机处置与稳定金融市场并举的措施。一方面,日本政府与各国派出的救援队在灾区展开了积极的救援行动,加大了对核泄漏危机的处置力度;另一方面,为缓解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造成的金融市场资金不足,日本央行向金融市场累计注入了约36万亿日元资金(约4500亿美元).

在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不仅使日本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得到缓解,而且前期部分回流到日本的海外资金又重新回到了国际金融市场,再加上日本注入市场上的部分资金也在不断向海外金融市流入,以及随着美、法、英等多国对利比亚空袭的展开,受此影响纽约期货市场上金价和油价收复了日本地震和海啸后的“失地”,金价每盎司又一次站在了1400美元之上,油价也重新回到了每桶100美元之上,在金价和油价轮番上涨的带动下,国际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紧随其后纷纷走高,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在一段时间内依然难以改变。

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压力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影响进一步加剧,而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又受到全球通胀不断加剧影响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近期,国际粮价和油价以及金价的轮番上涨,既有着特定的现实原因也有一些非正常因素的作用。其中正常因素的作用是,极端天气影响带来的全球农产品供求严重失衡是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基本原因,利比亚政局动荡是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直接因素,金价的上涨则反映了对通胀的担忧;而非正常因素便是市场上对需求的过度渲染、恐慌性买盘、市场流动性泛滥以及投机资金借机大肆炒作等。毫无疑问,受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必然会对粮食和原油供应及整个市场带来冲击,国际粮价和油价的异动在所难免,更何况一系列非正常因素给国际粮价和油价的上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然而,国际粮价和油价的上涨带来的自然是全球性通胀的加剧,而全球通胀预期的增强带来的又是金价的疯狂上涨,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形成了粮食、原油、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的局面,大宗商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和全球通胀的加剧必然对正在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

从全球形势看,无论是日本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后续的影响面有多大,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持续多久及后续的力度有多大;还是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军事打击最终的结果如何,利比亚局势又将如何演变。显然,这一系列“天灾”和“人祸”将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正值全球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处在一个恢复和调整及不确定时期,日本地震和利比亚战争的负面影响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毕竟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面自然不可低估。同时,日本地震和海啸及核泄漏危机也会导致对石油和食品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高国际原油和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再加上日本为加大市场流动性采取的宽松措施,也有可能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轮的轮番上涨。而利比亚又是重要产油国,利比亚局势的何去何从自然牵动着国际油价的敏感“神经”,一旦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的上涨将难以控制,也会带动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以及金价的水涨船高。

为此有人担心,如果利比亚战争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不可避免,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得不到控制,最终会导致全球通胀进一步升温,世界经济出现反复甚至“经济二次探底”风险的可能性再次复出,因此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带来的全球通胀风险进一步显现。

另外,受美国量宽松政策延续的影响,国际市场流动性泛滥不断加大,也是导致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和全球通胀加剧的另一原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表明全球资产价格随着通胀的加剧正在贬值,折射出通胀因素的作用。在全球通胀加剧的情况下各国加息预期进而增强,这也包括曾经坚持低利率不变的发达国家,年内部分发达国家有可能加入全球加息的行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通胀形势或许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虽然目前美国通胀水平还相对“温和”,但并不等于美国不存在通胀压力的隐患。那么,届时美国怎么办?是坚持量宽松政策不变还是加入应对通胀的行列?也需要进一步观察。(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纽约市场油价创两年半新高

由于美国上周汽油库存意外大幅下降以及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纽约市场油价23日继续上涨,最终以每桶105.75美元收盘,创下2年半新高。

当天,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18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210万桶,原油进口也暂时没有受到中东局势的影响。但是汽油库存连续第五周减少,减幅为532万桶,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180万桶。3月份的前三周,汽油库存降幅为1990年以来同期最高。

能源情报署在报告中说,尽管美国炼油厂已经提高产能,但依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汽油需求。在过去四周内,美国汽油需求比去年同期上涨1.2%。而且随着美国进入驾车高峰期,未来三个月汽油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外,当天中东动荡局势持续。在利比亚,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新一轮军事打击。也门和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活动也在加剧。投资者担忧情绪不减,为油价上涨提供动力。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78美分,收于每桶105.75美元,为2008年9月26日以来的收盘最高。伦敦市场5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创下每桶116.40美元的高位,之后出现回落,最终报收每桶115.55美元,跌幅为15美分。(新华网)

纽约黄金期货报收于历史新高

北京时间3月24日凌晨消息,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三收盘创下历史新高,原因是油价的上涨趋势加强了市场的通胀担忧情绪,且投资者仍对日本的核泄漏危机感到担心。

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下属商品交易所(COMEX)4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0.4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438美元,涨幅为0.7%,超出3月2日创下的收盘最高价格,当时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报收于每盎司1437.70美元。在3月7日的盘中交易中,纽约黄金期货价格曾触及每盎司1445.70美元。

芝加哥投资公司Lind Waldock的高级市场策略师亚当-克劳普芬斯坦(Adam Klopfenstein)称:"投资者不是要寻找一个理由来买入黄金,而是没人能找到一个理由来不买入黄金。"根据他的预测,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很可能会在近期内上探每盎司1500美元的关口,尤其是如果金价在未来几个交易日中在每盎司1475美元附近整固的话就更加有此可能。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其他交易中,5月份交割的期银价格上涨9美分,报收于每盎司37.20美元,涨幅为2.6%,创下3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5月份交割的期铜(71780,660.00,0.93%)价格上涨12美分,报收于每磅4.43美元(约合每吨9766美元),涨幅为2.7%,创下自3月4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格。

与此同时,纽约商业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期铂价格也上涨20.60美元,报收于每盎司1760美元,涨幅为1.2%;6月份交割的期钯价格上涨11.45美元,报收于每盎司749.30美元,涨幅为1.6%。

如系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汽车中国
共3页: 1 2 下一页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